技术推动零售业大变革

POST TIME:2018-05-05 14:05 READ:

新零售到底是什么?

阿里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:新零售就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对于商业三个要素人、货、场的重构。

 

其实这个答案不是告诉你新零售是什么,而是告诉你新零售该怎么干。

改革开放时期,邓小平提出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著名论断。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。

1)第一层含义: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。

2)第二层含义:在现代化生产中,出现了“科学-技术-生产”的过程,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。

3)第三层含义: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。首先,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。其次,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。

现在正值“新零售”大变革时期,技术是主要驱动工具,不采用新技术,新零售无从谈起。没有技术的革命,零售业不可能进行大变革。

 

“基于数据驱动的对于商业三个要素人、货、场的重构”,重新拆分解读一下:

数据驱动:代表“技术驱动”;

商业三个要素人、货、场:代表“零售”;

重构:代表“变革”或“革命”;

整合在一起:“技术驱动零售变革(革命)”

新零售变革中,采用的技术分析:

一、移动互联网

智能手机成了互联网第一入口,超过PC电脑。

在电商领域,我们看到移动端电商,逐步干掉了PC端电商。阿里电商移动端占比从2014年的19%到2017年的79%,短短4年里基本干掉了PC端。说明一点:移动技术导致电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,而且时间很短。

马云2017年11月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表示,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线上线下的结合,人、货、仓、配的结合,虚和实的结合。马云认为未来中国60%-80%的零售是新零售。线上(电商)与线下(实体)融合,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不了,只有移动互联网时代,才有可能融合,1+1>2,诞生出更有效率的新零售。

 

移动互联网上半场,我们看到移动端电商干掉了PC端电商。移动互联网下半场,我们即将看到新零售干掉老零售(纯电商与纯实体零售)。

 

二、物联网

 

 

随着5G标准的建立与信息传感设备(电子价签等)的大规模应用,物联网时代很快会到来,实体零售开始能够全链路数字化运营。

1、一物一码:

传统零售的一物一码,是条形码(一维码);新零售升级为二维码。一个重要的认知:码是实体场景的流量入口。新零售实践者希望用户产生一个巨大的行为变化:要购物,先扫码。

在百货商场,扫码看服饰搭配,商品详情等。

在超市场景,扫码看商品溯源,商品详情等。

线上场景+实体场景优势互补,增加用户体验,目的是促进销售。

2、电子价签:

盒马第一个在大卖场使用电子价签,解决了线上线下同步问题,价格同步,库存同步。作业效率提升,电子价签成为新商超的标准之一。据行业人士透露,阿里自己研发电子价签会马上推出,或许能普惠零售业。

3、传感器:

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,属于传感器的RFID电子标签已成熟应用,但由于射频技术的适用性与价格,只有部分使用场景适合,特别是服饰行业。其他行业需要采用新的传感器技术,比如重力传感器,磁力传感器。

当下零售业对二维码与电子价签的应用会非常普及,一个让线上线下场景融合成为可能,一个让线下线上价格同步成为可能。

 

 

三、云服务及大数据

 

随着商业的发展,云服务运用的普及,作为电子商务,对于海量的数据进行实时性的分析,已经成为当前电子商务进行竞争的主要着重点,而大数据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详细的分析与利用相关信息。采用云计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于较多的数据进行收集、存储以及分析与处理,从而很大的增强了企业的数据处理与信息分析的能力,使得电商能够实时精确的挖掘相关数据,并且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。

 

 

 

四、智能设备的运用用

 

1、智能导购:

   传统的商业,都是用人工来作为导购员,不仅人工成本高,而且并不一定能够让客户非常满意。采用智能导购屏,客户想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,可自主在显示屏上查看,满意了可直接扫码付款,自由毫无压力。

 

 

2、智能配送:

   

目前新型大卖场与商超,30~60分钟到家是标准,即时消费领域(如:便利店),30分钟到家是标准。新零售时代,快递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,短距离配送,是未来的潮流。

短距离配送,按照传统方式,配送成本会让很多企业承受不了。其对配送标准提出了极高要求,必须通过算法与人工智能来优化,提高配送效率。以盒马为例,智能配送标准作业:拣货、分箱、合单10分种完成,物流路线智能分配骑手20分钟到家。基于算法与深度学习,完成智能配货与送货。配送效率,在于跑一趟送几单。

对于更多的新零售企业,短距离配送会采用第三方配送+自己配送的标准组合,每一趟配送的最优效率,人脑靠不住,只有人工智能才会给出最好最快的决策。

 

 

 

各种技术的应用,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用户体验与效率。企业的新零售实施,线上+线下,可以提高坪效;有人+无人,可以提高人效。但从实践者来看,大部分实体零售与电商相互拥抱,是1+1<2的;零售从业者应该要很清晰一点:技术的使用者是人,零售人(特别是零售高管与老板)的认知不更新,就根本无法进化到新零售。

技术推动零售大变革,其本质很简单,(技术)工具改变(零售人)认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