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超市快送是消费者用APP下单后,快速把生鲜和快消商品(超市主营商品)送给消费者的商业模式,比如盒马鲜生、京东到家、每日优鲜、多点等。
超市快送未来会成为最主流的购物形式,消费者追求更便利,更实惠的购物渠道,随着无人机、自动驾驶等技术成熟和普及,超市快送会比传统超市和各种线下小店更便利,更实惠。即使不考虑自动驾驶和无人机等新技术带来的突变,盒马鲜生这类新型超市一旦覆盖大部分城市,也会改变快消(含生鲜)零售生态。并且由于其高频和便利特性,超市快送能同时抢占便利店、超市和电商平台的市场,有望进化成巨型生态平台。
超市快送混战时代的开端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智能手机天然具有LBS(基于位置服务)属性,网约车和外卖平台先后启动。

instacart
在当年,把美国的先进模式复制到中国,是创业者们最常用的套路,这次的模仿对象是instacart。Instacart在12年创立,其理念是通过手机购买附近商超的商品,Instacart采用众包配送形式,类似京东到家,在17年3月,instacart又融资4亿美金,其估值达到34亿美金,已经成为独角兽。
Instacart的运费从4美元到10美元不等,而且在Instacart上的很多商品比在门店贵,老外并没有这么在乎价格,但同样收运费的京东到家,就更难吸引消费者。
移动互联网、LBS、Instacart等刺激了中国投资者与创业者,于是从13年开始,各种超市快送企业风起云涌,其中多点、爱鲜蜂、京东到家、社区001最有代表性。
| 多点Dmall

多点Dmall
多点一亿美金的天使轮投资创造了记录,IDG投资,物美超市兜底,创始人有原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,京东副总裁林捷等明星大咖,这是一个资本驱动的创业项目。但多点发展并不顺利,刘江峰,林捷等先后离职,17年下旬多点突然发力,与步步高、中百等连锁超市达成合作。
| 京东到家

京东到家
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基于传统B2C业务模式向更高频次商品服务领域延伸发展出的全新商业模式,是京东2015年重点打造的O2O生活服务平台,是基于传统B2C模式向高频领域的重要提升。
它既基于京东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优势、同时在共享经济风行的推动下依托“互联网+”技术大力发展“众包物流”,整合各类O2O生活类目,向消费者提供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,并基于LBS定位实现2小时内快速送达,打造生活服务一体化应用平台。
| 美团外卖商超频道

美团
了么及美团外卖的商超频道也类似京东到家,其定位是跑腿服务,不直接经营商品。
继大众点评与海澜之家展开合作后,很快将由美团外卖人员前往海澜之家线下门店拿货,并承诺一小时送达用户。
不过有网友表示,大众点评不早就有服装频道了。唯一不同的是,除了海澜之家品牌馆,上述品牌馆里的单品仅供用户浏览信息和评论,并不能直接购买。反观海澜之家品牌馆里的单品,则更接近电商POP平台的品牌官方旗舰店,每一款单品均可以由“立即抢购”跳转至支付页面。
也就是说在大众点评是可以直接下单购买海澜之家的衣服。不知道你听到这个之后,是否会去大众点评买衣服呢。
不过也有网友表示,这会让人更懒,本来还可以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,现在一年都不用去逛了。
| 永辉生活app

永辉生活
永辉生活APP的特点是基于传统超市门店构建线上快送平台,与京东到家的区别是,京东到家是C2C的平台化APP,而永辉生活APP基于单店,给消费者的感受更像B2C,笔者了解的数据,永辉生活APP线上单量并不多,而且目前还处于补贴期,笔单价太低,每单都在亏损,改造传统超市门店是京东到家、多点、淘鲜达、大润发优鲜等共同努力的方向,永辉生活APP基于自营门店改造,改造空间比较大,所以其发展值得跟踪关注。
| 盒马鲜生

盒马鲜生
盒马鲜生多个门店盈利,线上单量超过线下,距离第一个店开业不到三年,已经同时在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苏州、杭州、贵阳、宁波、成都、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广州等城市开疆拓土。盒马CEO侯毅总结盒马模式成型,舍命奔跑。阿里也已经把盒马鲜生作为新零售领域的核心业务之一。
盒马线下门店不仅能为线上引流背书,还因为线下门店销售,提高了商品周转,所以盒马APP能有更丰富的商品。由于有更丰富的商品,所以顾客选择更多,提高了客单价。由于提高了客单价,所以盒马能不收运费不设起送门槛。由于不设起送门槛,所以能进一步提高单量。由于提高了单量,所以订单密度高,配送成本低,所以盒马能做到最快30分钟送达。由于能做到30分钟送达,所以又进一步提高了单量。
这就像一个正向循环,把盒马线上单量不断推高,比上面三种模式的单量高一个数量级。